嚐花品草初體驗 (1)

[食得有雯路] 專欄 之 嚐花品草初體驗 (1)

「花食文化」的歷史已經超過數千年,翻查有關資料,原來古時的皇族,特別是宮中妃嬪等,均酷愛以花入饌或以花蒸薰身體及衣冠,據說長期食用鮮花,對養顏美肌、延緩衰老、增添體香、提升魅力等均具有妙效,難怪他們對 [花食] 情有獨中吧!

「花」這種植物,不單從視覺上能令人賞心悅目,其香氣更能令身心舒暢,再加上手感細緻,外型優美,因此花與美女天生已擁有著獨特的聯想關係,正所謂 [人比花驕]。

從入饌⻆度而言,花更是 “食得又睇得" 的獨特食材首選,無論於西菜擺盤上,甚或在傳統中菜的領域中,也常常愛以花入饌。

於中菜餐桌上,較常入饌的食用花材中,以菊花、夜香花、 玫瑰、薑花等皆較常見, 除了增添食物味道層次及令菜式賣相更美觀外,從中醫養生角度而言,也具有其實際食療功效。

大家可會知道,為何秋冬名菜之一 “五蛇羹" 要以白菊花伴食? 而並非用其他花呢? 又例如盛夏明菜 “八寶冬瓜盅",為何要以夜香花入饌? 根據中醫食療角度,由於五蛇羹屬溫補食物,若配以白菊花一同進食,能有消減燥熱之功效,其菊花的清香及花色,跟它亦非常配合。而以夜香花配八寶冬瓜盅入饌,原理亦大致相同,因夜香花具疏肝、明目、去風熱頭痛的功效,再加上其獨特香氣及花色,跟冬瓜非常匹配,難怪它們會變成 “最佳拍檔"。

在西菜餐桌上,[花食文化] 隨處可尋,尤其是非常著重食物擺盤的法國菜,更將 [花食文化] 演繹得淋漓盡致,出神入化。常用食用花材中,包括具 “辛辣性格" 的金蓮花及其葉,多配以肉味較濃的牛肉、羊肉等入饌,而味道溫婉甜美、口感細滑如絲的三色堇,則多配上朱古力等甜品,而充滿海水味道的琉璃苣花及葉,則常配上魚類、虾等海鮮作伴,這些食用花材,除了令菜式擺盤賣相上增加不少色彩外,西廚更喜愛運用其花材本身獨特味道,與其他主食作天然調味料去配搭,更是相得益彰, 既豐富了菜式味道及層次感, 也讓 [花] 成為 “睇得又食得" 的食材。

筆者本人天生與 [花食] 結下不解之緣,期待下次再跟大家分享更多 [花食文化] 體驗吧~

鍾善雯 Kennis廚藝師

Leave a Reply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