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幾天前,我到訪位於集成中心的某店舖「喜居生活」,發現以下的產品專區,很多產品上所顯示的「此日期前最佳」均已過去了,被註明為過期食品,列為「惜食區」的產品,價錢較為便宜,甚至比原價便宜幾倍。對生活開支緊絀的人士來說,這應該是喜事吧! 可惜,大部份人士均會避之則吉,連我的部份家人及朋友也不例外。


當時的我毫不猶豫買下我所需的產品,就是一包麵粉和一包酵母,有望製作一流的自家製的鹹點和甜點。


在過程中,我突然想起朋友家鴻也曾分享日前發生的類似事件,原來香港的另一個某店舖內也有售賣過期或即將到期之產品專區,真是喜事一樁接一樁,有助減少垃圾及食物浪費。

不少食品製造商會為了提高銷售額,利用「食用期限」之標籤來引誘更多消費者購買更多產品,不停貨源輪轉,賺取豐厚的利潤,這便是銷售手段之一。
其實過了「此日期前最佳」後的食品並不代表不能食用與不安全,那只是參考指標或指引,食物的外觀或可能不會那麼誘人,口感也不會那麼美味。最重要的是如果食物沒有產生強烈異味或變質如發臭、黴菌等,那表示可以適當地持續長期貯存,保持品質,繼續享用「大家認為它們是過期食物」的食品。
敢問大家可有被那標籤迷惑、誤導、感到迷思、弄昏了?
如有,請大家多看看食品,聞聞它們,摸摸它們,嚐嚐它們,例如顏色、外觀、氣味、味道等,相信自己的感覺,才能清楚知道並辨別它們是否真正的「過期食品」,好好繼續善用它們。
延伸閱覽﹕
把還能吃的過期食物撿回來,創造新商機
https://buzzorange.com/techorange/2013/12/18/rebuzz-do-not-throw-expired-food-away/
吃過期食品沒問題 食用期標籤 純屬誤導
https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3/11/30/n4023095.htm
有效日期令人困惑 美國40%食物遭棄
https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3/9/21/n3969030.htm
德國首家“過期食品超市”
https://www.healthway.tips/content/323737464638333332413239.html
Best-before-dates are bad news
Best Before, Use By and Food Dates Explain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