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幾天前,我從某群組的訊息中得悉朋友家鴻分享植物激素。
朋友家鴻時常收到不少相同又重複的問題後,不厭煩又耐心地給予相同又重複的答覆,日復日重複的工作。因為大部份客戶的心中都會有不少流口常談的疑問,並帶着質疑的心態和心情來詢問家鴻,他們均有一連串的問題如「為什麼要食用有機蔬菜﹖」、「為什麼有機蔬菜好像沒有較一般市場上所銷售的蔬菜那麼新鮮?」,他們好像正在四處尋求滿意的答案。
朋友家鴻的內心突然湧起一股好奇心的觸動,成為推動他分享以下一段影片予大家的力量,讓大家可從中加深認識植物激素。影片內容簡單易明,畫面清晰,沒有過多的以實驗為根據的科學理論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pq0f9nog3o
植物激素
這影片的內容是某人在蔬菜準備出貨前,會添加刺激蔬菜的生長素的藥物,以保持蔬菜新鮮翠綠,延長儲存時間。
朋友家鴻認為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是植物激素的其中之一,可為蔬菜保鮮,亦可應用於果樹或水果,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擴大,提高結果率,延緩衰老。含生長素量較高的蔬果包括粟米、水稻、番茄、黃瓜、韭菜、芹菜、辣椒、西瓜、蘋果、葡萄、梨等,而其他如棉花、中藥材、花卉等也無一幸免,全均有明顯的增產。
生長素又稱「植物激素」,原來它是我們經常聽聞的化學除草劑如著名的2,4-D、2,4,5-T等,為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混合物,亦被用作越南戰爭中的脫葉劑。如使用過量,會導致植物過度生長後快速死亡。
如有需要,請參考以下之相關網頁資料﹕
https://wenku.baidu.com/view/5cce76e1b8f67c1cfad6b82a.html
五種植物激素的比較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Herbicide
除草劑
以上之相關網頁資料的內容,看得我一頭霧水。因為我不太熱衷科學的文字理論,亦不易理解及掌握它們的技術,內容十分深奧,難以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。幸好,我能明白家鴻的分享。
簡單來說,在一般日常飲食中,如食材不是來自有機種植的產地,蔬果難免會被添加化學農藥,讓蔬果看起來新鮮。我認為這保存新鮮的做法是希望吸引消費者,增加食材的銷售量,避免食材淪為滯銷貨,以減少農夫/生產商或零售商的金錢損失。
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並不是完全食用有機種植的蔬果,我反而喜歡多食用時令當造的蔬果,這蔬果的化學農藥含量相對較少,不論口感、質感、味道、香味等,均是非一般的滋味,深得我歡心。如在冬天時遇上水蜜桃、芒果、青瓜、通菜等,我會成為它們的過路者,而非食用者,可想而知,它的味道會變成不一樣,不會像當季成熟期的最佳狀態,質素較遜,已變成我心中的貸不對辦,避免它們損害自己的身體,減少疾病。
因此歡迎大家盡量購買有機種植的食材,我亦鼓勵大家不時不食較佳,當造的蔬果還是較新鮮和適合因應季節及天氣食用。
「沒有最好的,只有最適合的。」
https://www.healthyexpress.hk/
“餸您健康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