邀請人參加一個活動,或者建議,簡單來說,有直接式和被動式。
最近,我就用了一個介乎兩者之間。邀請一個朋友參加減重比賽。
主動式:直接問他有冇興趣去減。
間接式:提給自己參加比賽、又有豐富獎品,引起他的興趣,同時,建議對方可否為自己推薦介紹身邊人朋友。
昨天同一個朋友講關於減重。
他有中度糖尿:我先關心去問侯「糖尿好了嗎?」
我聽得出他係那種唔願意減(毫無動機)。
我問點解唔處理佢,他回應「有看醫生」(意義上他說沒錯好像看醫生已經處理咗糖尿病)
於是,我便問他,他想永遠食藥嗎?我便問他,問他會考慮一些方法,他說「要睇醫生決定」。
最後我建議他不如(特別這個字眼好好用)轉介俾我上線(她是一位經驗相當豐富)幫他做過營養諮詢,及分享這個周末有一個健康行的體重管理健康嘉年華。亦可以考慮體重管理DIY 班,這裡他可以獲得整個減重原理實用貼士,教怎樣做運動和怎樣改善飲食等等⋯。
跟住我聽到他唔想「付出代價」去見Sammy(都好正常,並對自己未嘗試的事情總有有一些介心,或者唔想冒險),回應我遲啲先去約見。
最後我是成功邀請他參加星期六的嘉年華(Sammy 老師會當日當值做個案諮詢)。


分享這個故事,這故事教導我,雖然感到對方需要,但給別人「建議」不及給對方「選擇」。同時亦要很尊重他的意願,如何,和自己期望有距離,都嘗試學習「放下、放下」!
給予機會讓他人看到新的可能性,真是一門學問。😇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