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大學一位女教師黎明,來自中國上海的新移民,分享「反送中」中與大陸親友的分歧,和運動中學生的心態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SpcCk92Du8
我覺得現在社會的矛盾,要和藍色的人討論這位大學教師所講的討論,可以變成一種條件反射。
琴日我將這節訪問放在朋友圈中分享。
又放在和不同的家長群討論
其實並不是很想激起大家政見不同的爭論
這位香港教育大學女教師黎明,一位來自中國上海的新移民,她在大專界也頗有名氣,參與過學生的絕食行動。她分享「反送中」中與大陸親友的分歧,和運動中學生的心態
無論對方是什麼政見,這個訪問教我眼前一亮,中國及外國的學生及新一代,教我刮目相看
今時今日中國新一代的强大有禮,有志向的對象,確實是我們要趕上和互學的對象
我覺得現在社會的矛盾,這位大學教師所講的討論,說明關於我們香港人一種條件反射。
我把這大學講師的訪問看成一個掃描器,可以掃描一下每個人的思想
原來都好奇妙的現象,
大家都對這個女教師被觸動了
各自都有不同的演繹和敘述
例如
1)這個女教師正在煽動學生上前線
2)她在鼓吹暴力,破壞法治
3)甚至是做市場推廣包裝,冼學生的腦袋
最後我得出結論
每個人都用認知理解當下的香港
其實同一件事,不同看法好正常,但我究竟睇緊乜內容,也要留神訊息的推論是否基於事實 (如果你還想拆解的話)
哪些是自己的演繹方法?哪些是政治宣傳與假訊息?
還是,啱聽就是真新聞,不中聽的就是假新聞?
我也看到大家反應,亦都好似這位女教師所講嘅嘢
也看到大家那種條件反射🙆🏻♂️🤦🏻♂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