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聽一位研究農業的朋友講到文明的空氣中,我們有不同的看法,同時每個人嘅價值觀都不同。我們大家都很獨一無二。
剛剛昨晚看到一篇報道,美國有艘觀光船沉沒,所以作為家長,我小孩子K1就鼓勵他去學游水。潛水也是一項求生技能。假如我的小孩子在這危難中,假如他接觸到潛水,無論他是否識游水,只要他有一件坐浮衣,如果學過潛水,我相信他對比一個在水中懂得游泳,但未學過潛水的孩子,生存的機會高好各有多。
這世界,非常多的東西是一個circle ,有危險性,危機讓人認識人的局限和面對的時候意志和信心情緒的幫助。安全雖好,同時,過分依賴安全,這個環境長大,就會影響到危機感不足。
昨天天與一位曾經越戰時期在美國生活的朋友傾計,讓我多了這份聯想,和大家分享之。
每個人 對“危險/風險”的接受程度都不同, 各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設定適合自己及家人的界線…
假如如有機會,讓我多分享一些活動的體驗和樂趣,引領更多朋友,改變這條界線。
大兒子4年前參加浮潛的相片,當時他不太懂得泳術,但非常善歡在大海的感覺